这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每年的降雨量仅有几英寸,但在埃及撒哈拉沙漠的流沙中发现了鲸化石。这说明5000万年之前此地曾是一片汪洋。 这片区域就是所谓的Wadi al-Hitan,或称“鲸谷”,自从1902年首次发现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古生物学家。此地已经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露天博物馆,距离埃及首都开罗150公里。
埃及的鲸谷由于其不同寻常的历史,是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大约在5000万年前,此处是古地中海的海底,在印度连接上大陆之前曾经横跨亚洲非洲,推高了喜马拉雅山脉。 在鲸谷发现的鲸品种早已灭绝。这类鲸被称作古鲸亚目(Archaeoceti),就是“古鲸”的意思,是鲸最早的祖先之一。鲸类是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的,原先是有四肢的,这就是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某些鲸类和海豚的髋骨旁还有残留的腿骨。
说明当时古鲸正在逐步适应海洋环境。通对对发现的鲸和植物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描绘出了古地中海的生态学状况。 远古时代洋底的砂岩和石灰岩沉积现在已经变成了沙丘,千万年的风沙侵蚀使得保存在砂岩层的鲸化石逐渐显露出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两种鲸化石,一种是龙王鲸,长约20米,还有种是矛齿鲸,体型略小。 目前鲸谷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目录。 对鲸化石的研究有助于发现人类直立行走的秘密。 1700万年前古鲸在非洲河流里畅游的时候,正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关键时刻。古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之一——肯尼亚图尔卡纳沙漠腹地发现了现代突吻鲸远古祖先的化石。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当时的东非大裂谷周围的土地正在隆起。 这是人类进化的关键时刻,因为地壳运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栖息地,我们的类人猿祖先刚开始直立行走。科学家们认为鲸能游到如此内陆地区,说明当时内陆仍然非常潮湿,大片的森林还没有形成。 从事此项研究的南卫理公会大学的古脊椎动物学家路易斯·雅各布斯教授说到:“鲸搁浅在了东非的海平面上,此处已经开始森林覆盖。” “随着大陆的逐步抬高,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灵长类适应草地和干旱,从此人类开始了直立行走。”
|